• 首页

  •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历史沿革
    • 组织架构
    • 基金会章程
    • 工作团队
    • 项目管理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机构动态
    • 重大活动
    • 时政要闻
    • 林草要闻
    • 影像集
    • 图片集
    • 基金会公告
    • 企业展示
  • 公益项目

  • 基金专项

  • 信息公开

    • 捐赠公示
    • 年度工作报告
    • 年度审计报告
    • 项目信息披露
    • 税前抵扣
    • 政策法规
    • 其他
  • 我要捐赠

X
扫码进入个人中心

中国绿化基金会探访卧龙——探索公益力量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

2025-07-16 17:23

来源:中国绿化基金会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徐济德率“熊猫守护者”项目公益探访团,于2025年6月25日至27日赴四川卧龙开展探访。此次活动聚焦项目成效验证与自然科普创新,旨在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参与的深度融合路径,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

 

图1:“熊猫守护者”项目公益探访团在四川卧龙开展调研

作为2017年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与微博联合发起的生态保护旗舰项目,“熊猫守护者”通过“互联网+公益”创新模式,构建起“线上虚拟种植-企业资金转化-实地生态修复”的全链条保护机制。网友可通过线上互动“种养”虚拟竹子,合作企业按种植量匹配捐赠资金,在陕西秦岭、四川卧龙等野生大熊猫核心栖息地开展竹林种植。截至2024年,项目累计种植竹林超60万蔸,修复栖息地连通性,吸引1900万爱心用户参与,公益话题阅读量突破62亿次,推动“人人公益”理念落地生根。

探访团首站走进卧龙旦扎河坝修复示范区,实地考察2024年新启动的栖息地修复项目。该区域地处邛崃山脉东南坡,属大熊猫国家公园腹地。项目通过人工补植拐棍竹、箭竹等主食竹种,有效缓解栖息地碎片化问题。现场监测显示,人工种植竹林成活率达预期目标,后续将通过野外调查追踪大熊猫活动情况,科学评估生态修复成效。探访团特别强调,需严把种苗质量关,建立全流程管护机制,确保修复工程长期有效。

 

图2:中国绿化基金会熊猫守护者项目旦扎河坝修复示范区

 

图3:项目工作人员向探访团讲解竹林种植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卧龙片区依托“双旗舰物种”(大熊猫、雪豹)资源禀赋,构建起“博物馆讲解+野外巡护体验+明星物种观察”三位一体的自然教育体系。探访团实地调研卧龙自然博物馆、邓生沟生态巡护步道等设施,肯定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生物多样性价值阐释,有效提升公众对生态产品公益性的认知。当地创新建立的“社区生态巡护员+保护站讲解员”专业导师队伍,更形成“保护-受益-反哺”的良性循环,生态研学课程吸引访客参与,推动生态旅游收益增长。

 

图4:邓生沟生态巡护讲解

探访期间,项目组与自媒体代表深度交流,探讨如何依托媒体传播渠道扩大公益项目曝光度,将优化传播内容科学性、严谨性作为传播工作重点,通过多元化手段化解公众认知偏差,筑牢公益品牌形象。

此次探访标志着“熊猫守护者”项目从单一生态修复向系统治理升级。中国绿化基金会表示,将持续优化项目设计,结合卧龙资源禀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社会参与+科普教育+社区共建”创新范本,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金山银山。


联系我们

邮政编码:100714

京ICP备09053274号-1

联系电话:010-84239390

传真:010-84239264

E-MAIL:cgf@cgf.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友情链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中国绿化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3274号-1  技术支持: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