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历史沿革
    • 组织架构
    • 基金会章程
    • 工作团队
    • 项目管理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机构动态
    • 重大活动
    • 时政要闻
    • 林草要闻
    • 影像集
    • 图片集
    • 基金会公告
    • 企业展示
  • 公益项目

  • 基金专项

  • 信息公开

    • 捐赠公示
    • 年度工作报告
    • 年度审计报告
    • 项目信息披露
    • 税前抵扣
    • 政策法规
    • 其他
  • 我要捐赠

X
扫码进入个人中心

李洋:守护虎豹 就是守护家乡

2024-07-29 13:41

来源:中国绿化基金会

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镇安岭村,我们见到了李洋,90后的他生在长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他是“与虎豹同行”项目的社区巡护员。

中国绿化基金会“与虎豹同行”项目第一支巡护队成立于2021年。李洋是第一批加入巡护队的巡护员,如今,他已经成为巡护队的队长,伴随项目走过了四年。

巡护员李洋介绍工作

李洋负责带领自然教育探访团进山体验巡护工作,一路上,探访团成员对巡护工作提出很多问题,李洋虽平时不善言辞,但对于巡山巡护工作却如数家珍。

他为大家介绍了“与虎豹同行”项目巡护队的基本情况,项目先后建立了两支社区巡护队,每队20人,由当地村民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定期巡山、清山清套,为虎豹和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巡护队也负责科学采集动物粪便的工作,并将其提交科研团队,用于东北虎豹食性及遗传性的辅助分析。对于布设在森林中红外相机,巡护员们也负责更换相机卡和电池。

李洋带领探访团行走在山林中

有人问起李洋巡山辛苦吗?小伙子笑得憨厚:“肯定还是有一点辛苦的。”每年除去雨季高峰期和农忙月份,每支巡护队每月开展十次常规样线,爬山坡,钻树丛,蹚河蹚雪山,每次至少走上十五六公里。夏天的时候,大雨过后,溪流涨水,会对巡山造成影响;冬天下了雪,积雪的平均厚度没过脚面,最深的地方,雪会到膝盖。

但当问起他巡山工作辛苦,为何一直坚持了四年,李洋说:“首先这是一份工作,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能待在家乡,待在父母身边。再就是,我生长在这里,保护这里的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守护家乡的一种方式。”

李洋一直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因此,当巡护队招募工作人员时,当时还在外地打工的李洋第一时间赶回家中并报了名。不仅自己参加了巡护队,李洋还动员父母参与其中。现在,李洋一家人已然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虎豹保护“模范家庭”。李洋说:“巡护队的成立,不但影响着参加工作的巡护队员,更影响着周边村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

李洋一家三口成为了社区巡护员

巡山体验途中,李洋为我们沿途介绍了遇到的动物脚印和动物粪便,从小生活在森林边上的经历,加上项目巡护员的培训,以及四年巡护工作的积累,让他俨然成为一个野生动物科普老师。 

李洋介绍说,在巡护工作中,他们主要采集有蹄类动物的粪便,采集到最多的是獾子、狍子、梅花鹿等,也会遇到老虎的粪便,这些粪便中,一般有毛和骨头。同时,还会采集一些昆虫的样本。将这些采集的科学样本定期交于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专家,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巡护中采集科学样本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数据显示,通过一系列保护举措,2024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已分别从2015年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这份成绩,也有参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社区巡护工作的每一个巡护员的辛勤奉献。

对像李洋一样的巡护员来说,这片森林是生养他们的热土,从靠山吃山的“索取者”,到忠诚热爱的“守虎者”,身份的转变,让他们解决了生计问题,也为东北野生虎豹贡献了力量。


联系我们

邮政编码:100714

京ICP备09053274号-1

联系电话:010-84239390

传真:010-84239264

E-MAIL:cgf@cgf.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友情链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中国绿化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3274号-1  技术支持: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